1963年,毛主席七十大寿,派专车去接毛远志:你怎么不来看伯伯?
1973年12月26日,周总理在中南海举办宴会庆祝七十五岁生日。
前来参加宴会的有张治中、胡适、白崇禧、顾维钧四位故交同乡;女儿周小红、周小青,女婿孙志刚,侄子周正,以及秘书和警卫等工作人员。
周正是周总理弟弟周恩民和原配妻子赵玉兰的儿子。1928年,周恩民投身革命,把年幼的儿子托付给妻子。那时局动荡,母亲如何让年幼的儿子安然成长?周正的童年十分艰辛,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十二年后,1939年他收到父亲的来信,决定前往延安。
在延安,周正第一次见到了和蔼可亲的伯伯周总理。周总理笑着问“你是恩民的儿子,叫正对吗?”
“是的……”
“正!我是你伯伯呀!快过来,不用怕,这里就是你的家。”
随即警卫给他端来一碗米饭,周正一口一口地吃着,脸上满是久违的幸福。
饭后,周正轻声问道“伯伯,我爸爸呢?”
“你爸去了边疆,估计几年才能回来。这段时日,他没在,我一定照顾你,免得他回来埋怨我这个伯伯没尽责任。”
周正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盼望着父亲早日回家团聚。
但没想到,周恩民到了边疆后,就再无音信。周总理始终把周正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关爱。
周正参加工作前,周总理叮嘱他“正,无论你到哪里,都不能炫耀自己是我的侄子。你要一辈子默默做事,踏实做人,这你记住了吗?”
周正郑重地点头,将伯伯的话深深记在心里,然后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为了不让身边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他从不主动去见周总理,害怕别人知道他的家庭背景。因此,1973年周总理生日那天,专车接他进中南海时,周总理有些责怪地说
“正,这么多年你怎么不来看伯伯呢?伯伯可一直惦记着你呀!”
周正握着伯伯的手,内心酸楚
“伯伯,不是我不来,是怕身份曝光。您一直叮嘱我要低调,这些年我都小心谨慎,没让同事们知道我的家事,也不让人因此议论您。”
“做我的侄子,委屈你了,都怪我…伯伯做得不够好…”
今天是我生日,不说这些了。来,我带你去见小红和小青!
周总理拉着周正来到女儿身边,畅快大笑。在周总理眼里,他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
宴会结束后,周正向伯伯告别
“伯伯,我得回去了,您一定保重身体!”
“正,有空就来看看伯伯,我是你伯伯,也是你家的亲人!”
“伯伯,您放心,我会来的……”
那次分别后,周正再未见到伯伯。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离世。告别时,周正站在伯伯遗体前,泪水流不停
“伯伯,我是正……我来看您了……伯伯,您睁开眼看我来了……”
周正一向低调,为人民默默奉献,从未利用过自己的家庭背景,是称职的晚辈。
谨向周总理一家致以崇高敬意。伟人的家风,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