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不了解美国如何收割韩国财富,就不明白韩国人有多悲哀?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不了解美国如何收割韩国财富,就不明白韩国人有多悲哀?

在当今这个全球经济大家庭里,韩国经常因为它发达的电子产品和热闹的娱乐文化而出名,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到处都是活力和机会的地方。

但是,如果我们揭开这层华丽的外表,去仔细研究它背后的经济情况,就会发现韩国经济发展中其实有一段被其他国家残酷剥夺财富的痛苦历史。

什么因素会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大权落到别人手里?韩国人在这场金钱较量里,面临着怎样的无奈和悲哀呢?答案就在美国掠夺韩国财富的过程中,而这都得从韩国大财团的起源说起。

日本统治那会儿,他们把重工业都建在了半岛的北边,轻工业呢,就搁在了南边。所以后来朝鲜的工业嗖嗖地往上涨,韩国这边连个像样的发电厂都拿不出来。更夸张的是,朝鲜那边要是一停电,韩国这边半拉地方也得跟着摸黑。

因为半岛南部工业基础薄弱,最早的一批财阀大佬只能靠着和日本人合作,做中间商赚点差价来起家,这样他们就慢慢积攒了第一桶金。像李秉喆的三星、郑周永的现代、金喜中的韩华、赵重勋的韩进商社(也就是韩进集团的前身),还有乐喜化学(LG的前身)和日本制果(乐天的前身)等等,都是这样起来的。但那时候,他们还只是小有名气的本地企业。真正让他们迅速壮大的,是朝鲜战争这个机会。

李承晚当总统那会儿,韩国主要是忙着给驻韩美军建房子,还有进行战后重建。虽然没像日本那样靠战争赚大钱,但因为是挡在北方前面的重要防线,所以每年都能从美国那儿拿到好几亿美元的帮忙。整个50年代,韩国财政收入的一半都是靠美国援助来的。

可是,这些帮忙的钱并没有直接拿去建设国家,反倒是进了那些大财团老板的口袋里。

李承晚想靠帮助企业发展来让国家经济好起来。这时候,有钱人家的孩子李秉喆先后弄起了三星物产、第一制糖和第一毛织,其中第一制糖还是韩国第一个制造公司呢。

郑周永起初是做物资运输的,后来接手了驻韩美军和战后重建的大工程,一跃成为韩国最大的基建承包商。

金钟喜买下了朝鲜火药贸易公司,掌控了韩国的火药市场,到1958年,他的公司成为了亚洲第二个能自己制造工业火药的企业。

赵忠勋通过给美国运货赚了大钱,把原本的小韩进商社扩展成了规模宏大的韩进集团。

朝鲜战争打完后,越南战争又开始了,这时候财阀们又迎来了一波赚钱的好机会。就拿李秉喆来说,他通过越南战争倒卖军需品和美元,让三星的资产在短短一年内翻了20倍。但这些靠越战发财的财阀们并没有帮助国家经济发展,韩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挺苦。相反,朝鲜因为有了苏联的支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比韩国好多了。

1961年,朴正熙用一种不寻常的方法当上了韩国总统。他觉得韩国国内市场太小,光靠自己是没法变富的。而且,如果美国军队走了,不再给经济支援,韩国经济就会垮掉。所以,朴正熙大力推行靠出口赚钱的经济模式,让政府拿钱来鼓励大财团投资重工业和化工业。因为要想制造业发展好,重化工得先行,而赚外汇就成了重中之重。

因此,朴正熙让数百万韩国人去中东做建筑工作,还派了一些人到越南帮美国人打仗。同时,韩国通过控制金融和降低利率,把资源都集中到了少数几个工厂企业。韩国建立工业体系其实就是大力支持大财团的过程,政府给了很多政策优惠和钱财补贴,还让银行给这些大财团提供便宜的贷款,结果这些财团在不用付太多利息的情况下,借了很多钱去搞投资。

1973年,朴正熙宣布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财阀们紧跟着就行动了。就算有的企业经营得不太好,政府也让银行继续支持它们。韩国就这样搞起了重工业,但结果是很多国民的钱都被浪费掉了,或者被财阀们赚走了。从1960年到1990年代,韩国企业的赚钱能力还不如贷款的利息高,实际上是越做越亏,但这并没挡住财阀们去海外扩张的脚步。

三星在纽约开了间办公室,往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卖东西;现代跑到泰国修公路,到关岛建楼房,还拿下了越南的港口项目;韩华呢,则成立了个太平洋贸易公司。

那时候,韩国的重化工业和造船航运行业迅速崛起,走出了国门,带来了好多工作机会,也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可是,财阀们赚了大钱,却让国家和普通老百姓来承担后果,这种做法问题多多。

韩国的大企业老板们在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重工业时,为了继续掌权并且更喜欢借钱来融资,结果使得很多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种靠借债来发展经济的方式虽然推动了韩国经济,但同时也让韩国经济变得依赖它,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1998年,金融危机突然来袭,让韩国经济大受打击。其实在1997年7月头几天,泰国就先动了,废除了固定汇率,结果金融风暴就像风暴一样刮遍了东南亚。到了10月份,韩国的那些非金融公司欠债可多了,杠杆率都超过了110%,平均每家公司的负债率竟然高达400%以上。那时候,韩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大约300亿美元,但外债却背着1100多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还是短期要还的。

这时候,美国金融大佬索罗斯给了韩国狠狠一击。他先卖掉手里的股票,等股价跌到谷底再买回来,从中大赚了一笔。在他的这番操作后,韩国好多大公司都出了问题,资金慌忙逃跑,股市一下子跌了70%,韩元也贬值了60%,失业率涨到了6.8%,自杀的人变多了,国家差点就垮了。

1997年年底,韩国因为经济困难找上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同意伸出援手,给了570亿美元,但条件是相当严格。比如说,得限制钱的发行量、提高利息让老百姓存钱、让外国投资者多买韩国股票、加税、开放贸易、取消补贴和进口限制、关掉那些欠债太多的银行,还得让外国资本随便进韩国金融市场,甚至能买韩国的企业。

韩国没得选择,只能答应。在1997年之前,外国投资者在韩国银行的股份不能超过4%。但金融危机爆发后,到了1997年底,外国人在普通银行的持股比例一下升到了16.4%,到2004年底更是涨到了59.2%。这样一来,美国就掌控了韩国的金融系统和很多重要企业。韩国资本被华尔街狠狠赚了一笔。比如,美国的新桥资本买了韩国第一银行,孤星基金买了韩国外汇银行。韩国八大银行里,外资的股份都超过了一半。就连三星集团,也有53%的普通股和73%的优先股被华尔街资本给拿去了。

就像加尔通在《美帝国衰落》里讲的一样,韩国公司的老板就像高高在上的大王,员工呢,就像仆人,一辈子都被资本家的公司牢牢绑住。

韩国老百姓一辈子都离不开那些大财团,而这些大财团又被华尔街的资本控制着,这就像韩国人一辈子都在给美国人干活,构成了一条顺畅的经济“打工链”,真是挺让人为韩国人感到难过的。韩国经济发展时也有过闪光点,但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美国掠走财富的命运,老百姓也跟着遭殃,这里面的教训真该让人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