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代表没有徐海东,周恩来连夜开会:毛主席说他对革命有大功
你可能不知道,1935年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走向。那一年,毛主席在陕北遇到了一个关键人物,这个人的举动不仅帮助了红军度过寒冬,还让毛主席对他赞不绝口。这个人是谁?他究竟做了什么,能让毛主席如此看重?
有人认为徐海东只是个普通的红军将领,没什么特别之处;也有人觉得他是革命的关键人物,对党的贡献不可磨灭。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件事:1935年,中央红军抵达陕北,面临着严峻的困境,而徐海东却在这个关键时刻站了出来。
故事要从一封信说起。1935年10月,红二十五军军团长徐海东收到了一封来自政委程子华的信,信中提到毛主席即将到军团部看望他们。这封信让徐海东激动不已,他立刻骑马赶往军团部所在地道佐铺。这段长达135里的路程,在他的心中变得无比短暂。三个小时后,徐海东终于见到了毛主席。两人一见面,就紧紧握手,仿佛多年的老友重逢。
然而,这只是平静的表象。实际上,当时的中央红军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战士们衣衫褴褛,许多人甚至没有鞋子穿。面对即将到来的严冬,如何解决这些士兵的基本生活问题成了当务之急。就在这个时候,负责后勤工作的杨至成找到了毛主席,请求拨款2000到3000块大洋来解决这个问题。毛主席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但他想到了一个人——徐海东。
于是,毛主席写了一张欠条,让杨至成去找徐海东借钱。当徐海东看到这张欠条时,脸色变得很难看。原来,他并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因为愧疚。他知道中央红军的情况比自己更艰难,所以毫不犹豫地拿出了5000块大洋支援党中央。这一举动让毛主席感动不已,甚至在建国后多次提起此事,称徐海东为“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1969年3月,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但徐海东却没有收到参会的通知。这让徐海东整夜未眠,心情焦虑。事实上,毛主席得知徐海东的名字不在代表名单上后,非常生气,立即召见周恩来总理,并要求将徐海东列入大会主席团。经过一番紧急会议,最终徐海东得以参加九大,并且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
说起来,徐海东真是个传奇人物。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帮助党解决了燃眉之急。不过,也有人质疑,难道只有送钱才算对革命有贡献吗?那些默默无闻、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们,他们的功劳就不值一提了吗?其实,每个为革命付出的人都值得尊敬,只不过徐海东的故事更加传奇罢了。
徐海东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但有人提出疑问:如果当时没有这笔钱,红军真的会面临崩溃吗?还是说,这只是为了让故事更加戏剧化而特意强调的部分?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