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目标,不是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意昂体育介绍
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真正目标,不是李建成,也不是李元吉

在您阅读之前,希望您能点一下“关注”,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新文章了。同时,这也方便您参与到讨论和分享中来,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序章·】——》

说到“玄武门之变”,大家都会想起李世民在这场政变中杀掉了他的兄长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从而登上了皇位的故事。

这次政变就像是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例子,很多人认为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手段十分狠辣。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当时发生的事情,会发现事情比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李世民最担心的,真正让他夜不能寐的威胁,到底是谁呢?

老爸成了最关键的变化因素

在626年的唐朝皇宫中,开国君主李渊本应是稳如泰山的角色,却意外成为了儿子们权力斗争中最难预料的一环。

他的立场经常变化,今天受太子李建成的影响,明天又被秦王李世民的成就吸引。

李渊的问题不在于他偏爱哪个儿子,而在于他完全不了解情况。

有一次,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让家仆把李世民的重要助手杜如晦打伤了,李渊却没弄清事情原委,就狠狠地责骂了李世民一顿。

这件事背后显然跟李建成有关,他通过尹德妃在皇帝面前说了李世民的坏话,让父亲误会了李世民。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杨文干谋反的事情。

李建成策划要对付李世民的事情败露后,竟然把所有过错都归咎于杨文干。

李元吉这个弟弟更狠毒,派人去说服杨文干真的发动叛乱。

那时候,李渊为了安抚李世民,特别承诺只要平定了叛乱,就会立他为太子。

李世民满怀信心地去平定叛乱,心想这次终于有机会正式成为太子了。

等李渊回来后,他不仅没遵守承诺,还把重要的证人宇文颖给杀了。

宇文颖手里有李建成密谋的证据,如果他死了,李建成就彻底清白了。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李世民意识到一个冷酷的事实:他爸爸李渊已经彻底不能信任了。

不论自己立下多少功劳,证据再怎么清楚,只要李建成和李元吉在父亲面前说几句坏话,自己就会被冷落。

两兄弟的最终决战

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意识到时间所剩无几了。

李世民的名声越来越大,身边的智谋之士和猛将也日益增多,再不采取行动就晚了。

李元吉这时展示了他高超的政治技巧,成功从李渊手中获得了调动军队的权力。

这调动军队的权力可真是不得了的大事。

李元吉的计谋既简单又狠毒:他打算借出兵的机会把李世民骗到前线,然后在路上找个时机除掉他。

到时候就说是因为敌军突袭或者是意外情况,没人能查清楚真相。

李建成在计划里充当内部协助的角色。他在皇宫里继续让李渊上当,使父亲全心信任这次军事行动。

兄弟俩配合得非常默契,如果不是李世民有内应,他们差点就上当了。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心里清楚这次真的是关乎生死的紧要时刻了。

以前那些小摩擦都能忍,但现在李元吉掌握了真正的兵权,而且准备得很充分,自己再不动手,机会就真的没了。

李渊对这个计划的态度非常重要。他不仅同意了李元吉的建议,还表现得很积极。

这表明什么?表明在李渊的心里,李世民已经不是那个无可替代的儿子了。

父亲的天平已经完全偏向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自己在这个家庭中已经成了外人。

扭转人生的关键选择

在公元626年,李世民在自己的宅院里来回走动,心里反复琢磨着同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不难,凭借他的实力和手下们的能耐,要解决这两个人是轻而易举的。

杀了他们又有什么用呢?李渊还在掌权,只要父亲还活着并且控制着最高权力,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会被视为背叛。

李世民心里有数:这次行动的重点不是打败对手,而是掌握权力的核心。

李渊虽然有点糊涂,有时候也偏心,但他毕竟是皇帝,代表着整个帝国的权力。只要能控制住李渊,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时,首先没有直接去对付李建成,而是先去了李渊那里。

他首先要稳住父亲,不让李渊能对外下达命令,也不能调动禁军,更不能为李建成和李元吉说情。

当李世民的军队控制了李渊,政变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李渊这时才发现,他一直认为最听话的儿子,其实是最有心计的那个。

他被关在宫里,只能看着李世民去对付李建成和李元吉。

玄武门外的生死搏斗

等李渊被控制住后,李世民才带着兵马到了玄武门。

这个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按照约定来到宫中,准备向父亲汇报出征的准备工作。

李建成和李元吉看到李世民出现在玄武门,立刻知道事情不对劲。

他们想逃,但已经晚了。李世民的手下早已在周围设下埋伏,这两人就像是送上门的猎物。

李建成很快就去世了,只被一箭就结束了生命。

李元吉微微抵抗了一下,但面对李世民的精锐部队,他孤身一人根本无力回天。

那两个人的死并非是李世民亲自下手,而是他的手下将领代为执行的。

李世民处理完兄弟的事后,马上回宫向李渊汇报。

这时李渊才彻底明白状况:二儿子不仅害死了大哥和三弟,还把他控制了起来。

他很想发火,想追究责任,但眼下他只能听从李世民的吩咐,一切都得看李世民怎么决定。

李渊不得不面对这个情况。他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很快就把位置交给了他。

事情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李渊清楚,自从玄武门事件后,他已不再是那个真正掌权的皇帝了。

——【结尾】——

玄武门之变的背后真相其实并不复杂:李世民最大的对手并不是他的兄弟,而是那个心机深沉、变化无常的父亲。

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很具威胁,但他们毕竟只是皇子,没有最终拍板的能力。李渊才是那个能一言定乾坤的关键人物。

李世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发动政变时,并不是先杀人才夺取权力,而是先掌握权力的核心,然后再去除障碍。这种方法虽然显得有些残酷,但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