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角真要成了?7月4日下午,中国国防部长传来新消息
新地区轴心成形?威胁中国边疆,这下中俄伊大三角真可能上马
纳卡地区停火才九个月,阿塞拜疆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管俄罗斯维和部队撤防后的战略要地。
莫斯科瓦格纳集团撤走第二天,巴库特警突袭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分社,给俄籍记者套黑头套的画面在社交媒体炸开。
当公众还在猜测两国关系为何急转直下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已降落在埃里温国际机场,亚美尼亚政府大楼前同时升起红蓝橙三色旗与星月旗。
这套行云流水的动作透出精密设计感。
七辆载有俄罗斯公民的囚车驶过巴库街道时,阿国家安全顾问在推特贴出三年前签署的《舒沙宣言》,地图上原本属于伊朗的赞格祖尔走廊赫然标为国际通道。
伊斯坦布尔方面随即宣布,土耳其国家石油公司获得在里海东岸七块油气田开发权。
看似互不相关的碎片事件在三天内集中爆出,勾勒出横跨里海-高加索-安纳托利亚地缘棋盘的联动轨迹。
俄罗斯内务部特种部队本月11日突袭巴库侨民聚居区的铁门被撞开时,搜出的不仅是赌场账本和武器弹药。
犯罪集团首领的保险柜里存着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向格鲁吉亚黑海港口转运俄产原油的非法票据,文件签发方的印鉴显示部分交易经手人竟在土耳其总统府办公厅任职。
这种超出常规执法范畴的罪证搜集方式,暴露克里姆林宫对泛突厥同盟向里海能源通道渗透的高度警惕。
莫斯科的反击精准且致命。
俄联邦海关总署立即掐断经阿塞拜疆转运的石油管道,车臣武装部队沿俄阿边境展开实弹演习,南高加索铁路线货运量骤降七成。
土耳其国防部对此快速反应,向巴库空运三批"旗手"TB2型无人机零部件,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技术团队出现在纳希切凡军事基地。
被逼到墙角的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此时在安卡拉与埃尔多安签署的货物过境协议,相当于在俄罗斯与伊朗的能源命脉上捅出双重伤口。
高加索地缘政治有个残酷定律:当星月旗升起的地方,必将伴随能源版图的重新洗牌。
2017年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通车,让土耳其获得直通中亚的陆桥;2020年纳卡战争打碎俄罗斯构建的集体安全体系;如今赞格祖尔走廊协议的推进,则要彻底终结俄罗斯、伊朗在南高加索的战略布局。
这个被称为"突厥走廊"的交通枢纽一旦贯通,土耳其不仅能将里海原油绕开俄伊直送欧洲,更能将势力触角沿着古丝绸之路插入中亚腹地。
亚美尼亚政府的转向比外界预判更激进。
帕希尼扬下令拆除俄军102基地的防空系统时,同步批准美国公司在亚建设两座生物实验室。
这位曾把国家安全寄托于集安组织的领导人,三个月前公开抨击俄罗斯维和部队"怠工",却在纳卡失守后转而寻求北约军事顾问支持。
这种既否定前任外交路线又未能建立新平衡的"战略漂移",本质是高加索小国在大国博弈中难以维持独立性的必然结局。
德黑兰的焦虑远超莫斯科。
阿塞拜疆境内空军基地起飞的以色列无人机能十分钟抵近伊朗领空,赞格祖尔走廊切割的不仅是亚美尼亚国土,更会阻断伊朗经南高加索向欧洲出口能源的最后通道。
西北部大不里士省两千万阿塞拜疆族民众的手机里,埃尔多安呼吁"突厥兄弟大团结"的演讲视频正疯狂传播。
土耳其国家宗教事务局资助的经文学校在伊朗边境线星罗棋布,这些渗透网络与以色列摩萨德的情报系统存在某种微妙协同。
中国的欧亚战略布局正在遭遇釜底抽薪。
规划中的中吉乌铁路可能面临泛突厥势力干扰,恰巴哈尔港货物若不能经亚美尼亚进入黑海,陆海联运优势将大打折扣。
塔吉克斯坦外交部近日传阅的土耳其秘密文件显示,安卡拉计划在中亚三国推行"双母语教育",目标五年内培养二十万掌握土耳其语的政商精英。
这种文化侵蚀与安全合作捆绑的模式,比军事扩张更具破坏性和隐蔽性。
当俄军装甲车封锁达吉斯坦通往阿塞拜疆的公路时,阿国家安全部长登上飞往安卡拉的专机。
这幕场景让观察家想起冷战时期柏林墙两端的对峙,只不过如今的分割线已从意识形态转为能源与族群。
埃尔多安在突厥国家组织峰会上展示的地图,将里海东岸到地中海东岸全部染成星月标志的绿色,这种赤裸裸的势力范围宣示踩中了多国战略红线。
俄罗斯与伊朗在里海联合军演的炮弹落进国际海域,中国国防部长访问德黑兰期间专程视察恰巴哈尔港。
国际地缘政治棋盘正在形成两个对冲的三角:莫斯科-北京-德黑兰轴线与安卡拉-巴库-特拉维夫同盟。
突厥走廊项目背后的博弈,实则是海权与陆权国家对欧亚心脏地带控制权的生死较量。
当各方势力在高加索山脉投下筹码时,一个横跨三洲两洋的"大断层线"已然浮现。
#图文打卡计划#